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型高效换热器.pdf
点击次数:36 更新时间:2024-03-30

  《新型高效换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高效换热器.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9 (22)申请日 2020.03.23 (73)专利权人 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太行路 888号 (72)发明人 邸亚芹薛银华刘义吴树斌 宋晓亭张海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振佳 (51)Int.Cl. F28B 1/02(2006.01) F28B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包 括壳体、 蒸汽主管和冷凝水主管, 其中, 所述壳体 为柱状结构, 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通水口, 所述 壳体底端还贯穿有所述蒸汽主管和所述冷凝水 主管, 所述蒸汽主管内通有热蒸汽并将热蒸汽通 过导管导入所述冷凝水主管, 所述壳体顶端还设 置有感温管, 所述感温管内设置有感温元件, 所 述感温管侧部连通有分流管, 所述分流管从所述 壳体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伸向所述 壳体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底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具有占用 体积小的优点, 并且能够低成本的监控温度, 从 而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调控, 进而提高供热效 能。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U 2020.10.30 CN U 1.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包括壳体、 蒸汽主管和冷凝水主管, 其中, 所述壳体为柱状结 构, 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通水口, 所述壳体底端还贯穿有所述蒸汽主管和所述冷凝水主管, 所述蒸汽主管内通有热蒸汽并将热蒸汽通过导管导入所述冷凝水主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 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感温管, 所述感温管内设置有感温元件, 所述感温管侧部连通有分流管, 所述分流管从所述壳体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伸向所述壳体的底端与所述壳体 的底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蒸汽主管与所述冷凝 水主管之间连通有若干换热盘管, 所述换热盘管为导管盘绕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顶端的通水口设 置有热水止回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处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 蒸汽主管的端头部还设置有蒸汽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管还与所述热水 止回阀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止回阀包括阀 壳、 伸缩机构和封堵块, 其中所述阀壳为管状结构, 所述阀壳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 另一端缩口连通于。

  5、热水输出管道, 所述伸缩机一端固定于所述阀壳的缩口端, 一端顶接于 所述封堵块; 在所述阀壳的一端, 配合于所述封堵块设置有阀壳挡边, 所述封堵块在所述伸缩机构 的顶推下紧密扣合在所述阀壳挡边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U 2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供热系统运作的时候供热功率需要经常变动, 为了使供热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供 热, 需要对供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大面积进行供热的时候, 可以在供热管路和锅炉等机构 上布置大量的传感器来完成有效的监控, 但在小面积供热的时候, 这。

  6、种监控方式成本高昂, 占用体积多, 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通过对换热器的监测来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的供热情 况的监控, 但现有的换热器大多只能完成热交换的操作, 不具备**监控温度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体积小, 能够有效监控供热情况的换热器, 以 此高效的对供热系统进行调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包括壳体、 蒸汽主管和 冷凝水主管, 其中, 所述壳体为柱状结构, 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通水口, 所述壳体底端还贯 穿有所述蒸汽主管和所述冷凝水主管, 所述蒸汽主管内通有热蒸汽并将热蒸汽通过导管导 入所述冷凝水主管, 。

  7、所述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感温管, 所述感温管内设置有感温元件, 所述感 温管侧部连通有分流管, 所述分流管从所述壳体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伸向所述 壳体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底端连通。 0005 优选的, 所述蒸汽主管与所述冷凝水主管之间连通有若干换热盘管, 所述换热盘 管为导管盘绕而成。 0006 优选的, 所述壳体顶端的通水口设置有热水止回阀。 0007 优选的, 处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蒸汽主管的端头部还设置有蒸汽控制阀。 0008 优选的, 所述感温管还与所述热水止回阀连通。 0009 优选的, 所述热水止回阀包括阀壳、 伸缩机构和封堵块, 其中所述阀壳为管状结 构, 所述阀壳的一端与所述。

  8、壳体内部连通, 另一端缩口连通于热水输出管道, 所述伸缩机一 端固定于所述阀壳的缩口端, 一端顶接于所述封堵块; 在所述阀壳的一端, 配合于所述封堵 块设置有阀壳挡边, 所述封堵块在所述伸缩机构的顶推下紧密扣合在所述阀壳挡边上。 0010 因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具有占用体积小的优点, 并且能够低成本监控温度, 从而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调控, 进而提高供热效能。 0011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 1、 壳体; 2、 蒸汽主管; 3、 冷凝水主管; 。

  9、4、 感温管; 5、 感温元件; 6、 换热盘管; 7、 热水止回阀; 8、 蒸汽控制阀; 9、 阀壳; 10、 伸缩机构; 11、 封堵块。 说明书 1/3 页 3 CN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以本技 术方案为前提,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限于本实施例。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一种新型高 效换热器, 包括壳体1、 蒸汽主管2和冷凝水主管3, 其中, 所述壳体1为柱状结构, 顶端和底端 均设置有。

  10、通水口, 所述壳体1底端还贯穿有所述蒸汽主管2和所述冷凝水主管3, 所述蒸汽主 管2内通有热蒸汽并将热蒸汽通过导管导入所述冷凝水主管3, 所述壳体1顶端还设置有感 温管4, 所述感温管4处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开口, 处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一端封闭, 所述 感温管4内设置有感温元件5贯穿所述感温管4的封闭端到所述壳体1外部连接温度分析设 备, 所述感温管4侧部连通有分流管12, 所述分流管12从所述壳体1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壳体1 的外部并伸向所述壳体1的底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端连通。 0016 冷水从所述壳体1的底端的通水口通入, 热蒸汽从所述蒸汽主管2通入, 所述蒸汽 主管2内的热蒸汽流动到所述冷。

  11、凝水主管3内, 所述水蒸气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壳体1内部的 冷水后冷凝成液态水, 并流进所述冷凝水主管3内, 所述冷凝水主管3将冷凝下来的液态水 排出; 因为热蒸气将热量传递给了从所述壳体1底端的通水口通入的冷水, 所以会产生一部 分的热水向上流动, 产生的热水往上流动后进入所述感温管4, 在此时, 从所述壳体1底端引 出的所述分流管12会将刚进入换热器的冷水引向所述感温管4, 所述感温管4 内现在有经 过热交换后的热水和刚进入换热器的冷水, 热水和冷水结合后能够更好的使所述感温元件 5测量出换热器内的平均温度。 0017 所述蒸汽主管2与所述冷凝水主管3之间连通有若干换热盘管6, 所述换热盘管6。

  12、为 导管盘绕而成, 所述盘绕而成的换热盘管6能够使热蒸汽跟冷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 0018 所述壳体1顶端的通水口设置有热水止回阀7, 所述热水止回阀7包括阀壳9、 伸缩 机构10和封堵块11, 其中所述阀壳9为管状结构, 所述阀壳9 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部连通, 另一端缩口连通-于热水输出管道, 所述伸缩机一端固定于所述阀壳9的缩口端, 一端顶接 于所述封堵块11; 在所述阀壳 9的一端, 配合于所述封堵块11设置有阀壳挡边, 所述封堵块 11在所述伸缩机构10的顶推下紧密扣合在所述阀壳挡边上。 因为在向交换器内供水的时 候, 所述交换器内会具有一定的水压, 因此此时的热水能将所述封堵块11。

  13、推开流入热水输 出管道, 当向交换器内供水明显不足时, 所述封堵块11会在所述伸缩机构10的顶推下紧密 的扣合在阀壳挡边上, 阀壳挡边于所述封堵块 11是相互配合的, 能够隔绝开换热器的腔体 和热水输出管道的管腔, 有效避免了在交换器供水不足时导致的热水回流的问题。 0019 处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所述蒸汽主管2的端头部还设置有蒸汽控制阀8, 根据所述 感温元件5所监测到的温度, 适应性的调整所述蒸汽控制阀8, 从而能够快速高效的调控整 个供热系统的供热功率, 以保持整个供热系统对用户的稳定供热。 0020 因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具有占用体积小的优点, 并且能够低成本的监控, 从而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调控, 进而提高供热效能。 0021 *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 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 说明书 2/3 页 4 CN U 4 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U 6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