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翅片管的传热原理和选用原则
翅片管,又叫鳍片管或肋片管,英文名字叫“Fin Tube” 或”Finned Tube”,
也有时叫做“Extended Surface Tube”, 即扩展表面管。顾名思义,翅片管就是在
原有的管子表面上(不论外表面还是内表面)加工上了很多翅片,使原有的表面
得到扩展,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传热元件。下面展示的是两张翅片管的照片。
为什么要采用翅片管?在原有表面上加工上翅片能起到什么作用?要回答这
一问题,还需要从传热过程的某些基本原理说起。
首先,要介绍一个传热学上的定义:固体表面与和它接触的流体之间的换热
称为对流换热。我们*熟悉的对流换热就是暖气片外表面和空气之间的换热。生
活经验告诉我们:暖气片面积越大,表面温度越高(即表面温度和空气间的温差
越大),供热时间越长,则换热量越大,房间越暖和。这说明对流换热量和换热
面积成正比,和温度差成正比,和时间成正比。为了比较不同情况下对流换热的
强弱,我们需定义一个物理量:叫做“换热系数”。 换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
单位温差(壁面和流体之间的温差),单位时间的对流换热量。其单位是 J / (s.
㎡.℃) 或
W/(㎡.℃). 对流换热系数常用符号 h 表示。
换热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
l 流体的种类和物理性质:例如水和空气是截然不同的,其换热系数相
差甚大;
l 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是否发生相变,即是否发生沸腾或凝结。若有相变
发生,则其换热系数将大大提高;
l 还和流体的流速和固体表面的形状有关。等等。
对流换热系数的大小主要是通过实验研究来确定,下面给出一组常用情况下
的
数值范围:
l 水蒸汽的凝结: h = W/(㎡* ℃)
l 水的沸腾 : h = ,
l 水的对流 : h = ,
l 空气或烟气的强制对流: h = 3050 ,
l 空气或烟气的自然对流: h = 3—5 ,
由此可见,不同情况下其换热系数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请记住上述换热系
数的数值范围,这对以后翅片管的理解和选用是大有用处的。
下面将讨论一个具体的传热设备的实例:
有一台用热水加热空气的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外流动。例如
采暖用的热风幕或汽车上的散热器(radiator )都属于这一种传热类型, 即热水
的热量经过管壁传给管外的冷流体—空气。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是与间壁两侧的
两个对流换热过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上述实例: 管内水侧对流换热系数约为 5000,而管外空气侧的对流换
热系数约为 50, 二者相差 100 倍。由于空气侧的换热“能力”远远低于水侧,
限制了水侧换热“能力”的发挥,使得空气侧成为传热过程的“瓶颈”,限制了
传热量的增加。为了克服空气侧的“瓶颈”效应,在空气侧外表面加装翅片将是
一个*明智的选择。加装了翅片以后,使空气侧原有的传热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扩
展,祢补了空气侧换热系数低的缺点,使传热量大大提高,如下面的附图所示。
关于加装翅片的作用还可以用下面更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边境口岸的
出入境处,假定甲方口岸有十个检验口,每小时能放行 5000 人,而乙方口岸只
有一个检票口,且办的很慢,每小时只能放行 50 人。这样,乙方侧就成了旅客
通关的瓶颈,使得甲方的“能力” 不能发挥。为了提高通关流量,*有效的办
法就是在乙方侧多开几个检验口。这与加装翅片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了解了翅片管的原理和作用以后,在甚么场合选用翅片管,有下面几个原
则:
(1)管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