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翅片管的轧片工艺?
答:轧片工艺是利用厚壁金属管在专用轧片机床上直接从管壁上挤压出光滑的螺旋翅片,也是制造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有空冷器翅片管的主要工艺之一。这种工艺国外在四十所代就已广泛应用。初期主要有铜、铝等延展性较好的单层有色金属管轧制,以后为了适应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等介质的要求,多用双金属管轧制。例如为了抗腐蚀耐高压,在铝管内套上不锈钢管或黄铜管,然后放到轧机上将外管管壁金属轧出翅片。
什么是翅片管的开槽工艺?
答:在翅片管的翅片上开径向槽,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作起来并不容易。国内外很多人的努力和试验也不成功。美国号专利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Ⅰ、翅片太柔软,锯齿稍微一碰就会沿着管子中心线方向倒下去;Ⅱ、锯齿不能准确地切入翅片,往往是摩擦而不是清晰地切削,所以在槽口上总是粘着许多金属须。用这样的管子显然会增加压降。为此,有些人认为,必须用蜡模或同类物对翅片进行支持,但实践证实,都不理想。该专利提出的开槽设备和方法如下图所示。据称,不管用什么工艺成型的螺旋翅片管或套片管均可用本专利的方法切出很规正的径向槽。“图4.38(a)设备正视图”为锯组件和管子给进、送出的机构的正面图,“图4.38(b)锯组件”为锯组件的布置详图。图中1为转动轴,2为圆盘锯片。3为锯齿。每个锯组件有4个锯片,相对180°成对安装、两对互为90°,工作时交替切削。锯组件安装在筒形壳体4的厚壁5上。因壳体又固定在轴套6上,所以,可以把锯片的圆弧转到需求的任何位置上。锯组件的单元数目不受限制,但本专利认为,6件(每件4个锯片)开24条槽,弧间距15°为*好,因为翅片上开槽过多管束在安装、运输过程中翅片很容易被碰弯、倒伏。为了提高翅片的传热效率,开槽后的翅片应向翅片管前、后两端交替成八字形收敛,八字形收敛是通过圆环7、拔钉实现的,每隔一个切槽对一个拔钉,拔钉的直径稍大于切槽的宽度,当开好槽的翅片在圆环7中通过时,切槽两边的翅片就被拔钉扭成八字形。
翅片管的翅片制造质量有何要求?
翅片不得有裂纹、磕碰和倒塌等缺陷。
翅片管每米管长的片数允差为±0.5%。翅片管外径的允差为±0.5 mm。
当管长大于6m时,每根翅片管的翅片接头数,不应超过二个,当管长小于等于66m时,不应超过一个,但管束的总接头数不应超过翅片的根数。翅片接头至管端的距离及翅片接头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接头处连接应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