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好】参考使用版
点击次数:38 更新时间:2024-06-11

  【正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好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 摘 要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典型结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且生产成本低选用的材料范围广换热表面的清洗比较方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其占有**优势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乙二醇塔底进料换热器的设计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为 换热器面积的计算管程壳程压力降的计算小于等于 04MPa 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管程数 6 管程换热管的确定内径 25mm 数量 450 根壳体内径 800mm 壳程数 1壳程的计算折流板的选型形式弓形折流板数量 13 等 换热器的强度计算对筒体管箱厚度的计算和校核对壳体及管箱各处开孔补强对延长部分兼做法兰的计算及强度核算经水压试验压力校核后显示结果全部合格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折流板法兰乙型平焊法兰换热管支座鞍式支座垫片石棉橡胶板垫片的规格及选型 完善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换热器工艺结构强度 Mechanical design of fixed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 Abstract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a typical structure of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a wide range of heat exchanger This type of heat exchang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imple structure pact high reli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and low cost of the production wide choice of used materials more convenient of cleaning heat exchanger the surface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can withstands the higher operat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so it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ossess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eat exchangers and large This design topic is naphtha condenser design the goal which the topic anticipated achieved The craft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the heat transfer area putationtube side pressure drop putation ≤ 04MPa the craft structure size putationnumber of tube passes 2 tube passes the number of heat exchange tube inside diameter25mmnumber450 the inside diameter of shell number of shell passes 1 shell passes the lectotype of baffle board formsegmental bafflenumber13 etc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heat exchangerthe putation and check of cylinder thinckness and channel thincknessthe shell and the reinforcement for opening supplements the intensitythe extension part concurrently makes the flange the putation and the intensity calculation Examinatation part carried on the hydraulic pressure test the pressure examination and so on in which all results has been all qualifi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eat exchangerThe specification and lectotype of baffle plateflange type A manhole weded flange heat exchange tubesuppot saddle support gasket paronite gasket Consummates the design paper and the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Key words heat exchanger crafts structure strength 目录 1 引言 1 11 换热器的用途 1 12 换热器的分类 1 13 换热器的发展趋势 2 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4 21 设计参数的确定 4 设计压力 4 计算压力 5 设计温度 5 厚度及厚度附加量 5 焊接接头系数 6 许用应力 6 22 材料的选取 7 力学性能 8 化学成分 8 23 管程结构 9 换热管 9 管板 10 管箱 10 管束分程 11 换热管与管板连接 11 24 壳程结构 13 壳体 13 折流杆 14 折 流板 14 防短路结构 15 25 支座 16 26 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 16 补强结构 17 开孔补强设计准则 18 允许不另行补强的*大开孔直径 19 27 密封装置设计 19 28 焊接接头结构 20 焊接接头形式 20 坡口形式 21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21 3 换热器结构计算 23 31 壳程圆筒计算 23 厚度计算 23 液压试验校核 24 压力及应力计算 24 32 前端管箱筒体计算 25 厚度计算 25 液压试验校核 26 压力及应力计算 27 33 后端管箱筒体计算 27 厚度计算 27 液压试验校核 28 压力及应力计算 29 34 封头计算 30 前端封头计算 30 头计算 30 35 法兰计算 31 垫片 31 螺栓 31 36 开孔补强计算 33 管箱开孔补强计算 33 孔补强计算 36 37 内构件的选取 38 38 管束分程 39 39 38 管板的计算与校核 39 壳层圆筒 39 管箱圆筒 40 换热管 40 管板 41 管箱法兰 41 壳体法兰 42 系数计算 43 管板参数计算 43 系数计算 43 39 危险组合工况 44 程压力下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 44 程压力下作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 46 4 结论 50 参考文献 51 谢辞 52 1 引言 11 换热器的用途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 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在节能技术改革中具有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着大量的换热器的效率显然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用换热器来回收工业余热可以显著提高设备的热效率 12 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的种类划分方法很多方法也各不相同 按其用途可将换热器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 按其传热方式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等其中间壁式换热器为工 业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它按传热面形状可分为管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扩展表面换热器等这其中又以管壳式换热器应用*为广泛它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传热具有结构简单牢固制造简便使用材料范围广可靠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管壳式换热器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U 形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等13 换热器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 20 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 30 年代初瑞典**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30 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 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 60 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70 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 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好】参考使用版是本平台副主任编辑常长斌独自修改,高级编辑赵如玉合作校正的高标准文档内容,本文的总结、中心思想和主题句均和原始内容相同,常长斌主要校正了此文中出现的错字和别字,赵如玉检查并修改了其它不利于阅读的错误,他们的工作对本内容带来了质的提高,常长斌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出生于1993年,是平泉县人,赵如玉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出生于1963年,是连江县人,两位编辑都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技巧和操作技能,常长斌和赵如玉的有效且努力的工作帮助我们获得大量稳定的原创高质量内容,使网站提供给用户的文档更优质和有效,赵如玉和常长斌对这个文件的整理编辑工作得到平台所有用户和会员的肯定,在我们的平台上,用户可以复制或阅读页面中的所有内容,所见即所得,欢迎大家浏览平台。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