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点击次数:38 更新时间:2024-06-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背景技术:2.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制造换热器的石墨应具有不透性,常用浸渍类不透性石墨和压型不透性石墨,石墨材料属于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表面硬度较低,石墨易脆裂,抗弯和抗拉强度低,现有的石墨换热器在工作时,液态物料内部会含有细小颗粒或晶状物,细小颗粒和晶状物会对石墨体表面进行冲刷摩擦导致刮花和损坏石墨换热器。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石墨材料表面硬度较低,石墨易脆裂,抗弯和抗拉强度低以及石墨换热器耐冲刷能力差的情况,提供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4.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耐冲刷板,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呈锥形,所述过滤层的两侧设置有收集槽,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嵌入耐冲刷板,所述混合室的下端与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下端与石墨列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换热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石墨体,所述石墨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石墨列管通过通孔贯穿石墨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右侧下方设置有排净口。5.优选的,所述折流板为弧形,所述折流板的外径与外壳的内径焊接,所述折流板的内径与石墨体抵接。6.优选的,所述耐冲刷板与石墨体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距离为15-20cm。7.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径与石墨列管的外径一致。8.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9.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周侧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片。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锥形过滤层的安装可以过滤掉物料中的颗粒和结晶体,使颗粒和结晶体滚落到收集槽内,方便随时更换过滤层,耐冲刷板的安装使液态物料穿过过滤层后直接冲刷到耐冲刷板上,避免冲刷石墨体本体,液态物料再通过导流管与石墨列管连接,避免了液态物料与石墨体的接触,解决了现有的石墨换热器在工作时,液态物料内部会含有细小颗粒或晶状物,会对石墨体表面进行冲刷摩擦导致刮花和损坏石墨换热器的问题。附图说明11.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12.图2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混合室放大示意图;13.图3为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折流板的立体示意图。14.图中标记:1-换热器本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11-混合室,112-耐冲刷板,113-过滤层,114-收集槽,115-支撑杆,13-导流管,14-石墨列管,15-石墨体,16-冷却水流道,161-折流板,17冷却水进口,18-冷却水出口,19-放空口,2-外壳,20-排净口,21-顶盖。具体实施方式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的实施方式。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18.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对换热器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与换热器本体1为一体化,一体化连接坚实牢固,所述进料口11的安装方便液态物料通过进料口11进入换热器本体1内,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与换热器本体1为一体化连接,出料口12与换热器本体1一体化连接方便生产且坚实牢固。所述进料口11的下方设置有混合室111,所述混合室111用于混合液态物料,所述混合室11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耐冲刷板112,所述耐冲刷板112的安装使液态物料直接冲击耐冲刷板112,避免冲刷石墨体15,所述混合室111内通过胶水粘贴有过滤层113,胶水粘贴方便更换,所述过滤层113为防腐材质制作的滤网,防止被腐蚀性的液态物料腐烂,所述过滤层113呈锥形,所述过滤层113的两侧设置有收集槽114,所述过滤层113和收集槽114的设置方便液态物料过滤后的颗粒和晶状物滚落至收集槽114内,所述过滤层11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115,所述支撑杆115嵌入耐冲刷板112中,用于固定支撑杆115,所述支撑杆115用于支撑过滤层113,液态物料冲刷过滤层113防止过滤层113脱落。所述混合室111的下端与导流管13连通,连通设置使液态物料不易泄露,所述导流管13的下端与石墨列管14的上端连通,连通设置避免了液态物料与石墨体15接触,从而保障了石墨体15不会被液态物料中的颗粒和晶状物刮花。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石墨体15,所述石墨体1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石墨列管14通过通孔贯穿石墨体15,石墨列管14与导流管13的连接与安装,避免了液态物料与石墨体15直接接触,石墨体15的设置使液态物料在石墨列管14内散发的热量可以通过石墨体15传导,并与冷却水接触,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流道16,所述冷却水流道16用于存放和流动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流道16内设置有折流板161,所述折流板161的安装控制水的走向,使冷却水在冷却水流道16内对石墨体15冷却更加均匀。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左侧下方一体化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7,所述进水口17的安装可以持续为冷却水流道16注入冷却水,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右侧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冷却水出口18,所述冷却水出口18的安装可以使冷却水注满冷却水流道16时通过冷却水出口18排出,冷却水进口17和冷却水出口18的同时运行使冷却水流道16内的冷却水一直处于更换的状态,使冷却水持续对石墨体15冷却,冷却效果更佳,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左侧上方一体化设置有放空口19,所述放空口19的安装,可以排除冷却水流道16内部的空气,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右侧下方一体化设置有排净口20,所述排净口20的安装可以在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工作完成之后将冷却水流道16内部的冷却水全部排出,一体化连接方式方便生产且坚实牢固。19.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折流板161为弧形,弧形设置方便折流板161的外径与外壳2的内径焊接,焊接设置更加牢固,所述折流板161的内径与石墨体15抵接,抵接设置使冷却水不易从折流板161与石墨体15的缝隙中穿过,更加密闭实用,使冷却水对石墨体15冷却更加均匀。20.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耐冲刷板112与石墨体15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所述距离15-20cm,所述距离是设置方便安装导流管13。21.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通孔的内径与石墨列管14的外径一致,所述通孔和石墨列管14的配合使用方便石墨列管14通过通孔贯穿石墨体15,进行热传导。22.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盖21,螺栓固定方便拆卸和安装,所述顶盖21的安装使换热器本体1更加牢固安全。23.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周测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片22,所述固定片22与换热器本体1为一体化连接,一体化连接坚实牢固。所述固定片22的安装可以将换热器本体1放置到有与固定片22配合使用的地方。2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