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方法 产品类型及技术特征 按是否属于压力容器分类 (1)换热压力容器(管壳式、螺旋板式、板壳式):受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和监督管理 (2)非压力容器换热器(板式、空冷式、板翅式):可在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分委员会进行产品安全注册 按传热表面结构特点分类 (1)管型(管壳式、套管式、蛇管式): 承压能力高,成本较低 (2)板型(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板壳式):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 (3)其它形式 按传热过程分类 (1)间壁式(表面式):参与换热的两流体互不相溶混 (2)直接接触式(混合式):用于参与换热的两种流体互相溶混,或允许两者之间有物质扩散、机械夹带的场合 (3)蓄热式(周期流动式):用于从高温炉气中回收热量以预热空气或将气体加热至高温,换热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按所用材料分类 (1)金属材料: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2)非金属材料:石墨、陶瓷、塑料、玻璃 按用途分类 (1)加热器:用以加热流体 (2)冷却器: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 (3)蒸发器:将液体转变为气体 (4)冷凝器:把气体或蒸气冷凝成液体按传热表面紧 按表面紧凑性分类 (1)紧凑式:传热面积密度≥700m2/m3 (2)非紧凑式:传热面积密度≤700m2/m3 按流程分类 (1)单流程:顺流、逆流及交叉流 (2)多流程:扩展表面式(逆流交叉流和顺流交叉流) 按流体相态和传热机理分类 (1) 传热表面两侧无相变对流换热 (2) 传热表面一侧为无相变对流换热,另一侧为相变对流换热 (3) 传热表面两侧有相变对流换热 (4) 对流和辐射的复合换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