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是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传递热量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传统的汽水热交换器若要降低蒸汽凝结水的温度,一般需要配置水水热交换器串联在蒸汽热交换器后通过强制换热后来降低蒸汽凝结水温度以便回锅炉房重复使用,这样的方案在工艺流程上满足了锅炉水的循环使用,但是增加了设备以及热交换器机房的面积,基建以及设备的投资有了一定的增加;结构上面,传统的汽水换热器换热管一般采用光管,热水在光管里的湍动程度较低,传热性能较差,且无法强烈的冲刷结在换热管表面的水垢,影响传热效果,流体在换热过程中在换热管内各部分的温度不同,换热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膨胀,光管无法解决换热管的膨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包括支座、挡板、角钢滑道、管束、人孔、安全阀、筒体、椭圆封头、进水口、排污口、出水口、温度压力表接口、温控口、蒸汽进口、疏水口、管箱;所述筒体安装在支架上面,筒体的上端安装有椭圆封头;出水口安装在椭圆封头的顶端中心;安全阀安装在椭圆封的顶端中心偏左侧;所述人孔设置在筒体外侧的中间;温度压力表接口设置在筒体外侧上部;温控口设置在筒体外侧温度压力表接口的下面;进水口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中心,用于给本实用新型提供热水;排污口设置在筒体的底部靠近进水口处;所述管箱安装在筒体的右侧,其内部安装有管束;蒸汽进口设置在管箱的顶端,管箱的底端设置有疏水口;角钢滑道安装在筒体的内部紧贴管束;所述挡板安装在进水口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束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制成内外螺纹相结合的结构,在分程合理的条件下流体通过管内的速度得到提高,形成较强的湍流,明显的提高了管内的放热系数,流体在管内湍动程度高,换热管由于是双螺纹结构,自身具有热补偿能力,通过热胀冷缩有自清洁作用,因此也不易结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箱与箱体通过法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束底部设有滑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箱分程为四程结构,使蒸汽采用分程换热,蒸汽与疏水段开设泪孔结构,使得凝结后的疏水充分的流入水的管程处进行强化换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热媒温降大,汽水换热时,凝结水出水温度约为80℃左右,回水管上下需设置疏水器,给使用维修带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热媒换热管均被浸泡在靠近底部进入壳侧的冷水中,换热效果好,散热效果较好,散热损失小,节能,同时,以蒸汽为热媒时,能回收约占整个换热量25%的凝结水热量;本实用新型无冷水区,容积利用率高;换热管采用双纹管,本身具有热补偿能力,通过自身的热胀冷缩有自洁作用,不易结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中管束横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中管束滑道与角钢滑的链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立式高效汽水容积式换热器,包括支座1、挡板2、角钢滑道3、管束4、人孔5、安全阀6、筒体7、椭圆封头8、进水口9、排污口10、出水口11、温度压力表接口12、温控口13、蒸汽进口14、疏水口15、管箱16;所述筒体7安装在支架1上面,筒体7的上端安装有椭圆封头8,减小应力集中可以是壳体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出水口11安装在椭圆封头8的顶端中心;安全阀6安装在椭圆封头8的顶端中心偏左侧,当压力过高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确保安全;所述人孔5设置在筒体7外侧的中间,用于在不全拆卸的情况下堆本实用新型的检修,从而减少劳动量,降低维护成本;温度压力表接口12设置在筒体7外侧上部,用于安装温度表和压力表,可以实时观察到筒体7内的压力和温度;温控口13设置在筒体7外侧温度压力表接口12的下面;进水口9设置在筒体7的底部中心,用于给本实用新型提供热水;排污口10设置在筒体的底部靠近进水口9处,用于排出污垢;所述管箱16安装在筒体7的右侧,其内部安装有管束4;蒸汽进口14设置在管箱16的顶端,管箱16的底端设置有疏水口15,用于排出冷凝的水;角钢滑道3安装在筒体7的内部紧贴管束4,管束4上的滑道放置于箱体7内的角钢滑道上,用较小的力量就可将管束4推入箱体,操作比较简单方便;所述挡板2安装在进水口的顶端。
所述管束4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制成内外螺纹相结合的结构,在分程合理的条件下流体通过管内的速度得到提高,形成较强的湍流,明显的提高了管内的放热系数,流体在管内湍动程度高,换热管由于是双螺纹结构,自身具有热补偿能力,通过热胀冷缩有自清洁作用,因此也不易结垢。
所述管箱16与箱体1通过法兰连接,方便拆卸开管箱抽出管束对管束进行除垢以及清洗。
所述管束4设有滑道,滑道放置于箱体7内的角钢滑道上,用较小的力量就可将管束4推入箱体,管束4与箱体7体的装配精度与难易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所述管箱16分程为四程结构,使蒸汽采用分程换热,蒸汽与疏水段开设泪孔结构,使得凝结后的疏水充分的流入水的管程处进行强化换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