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onKnowledge知识窗国内外新型高效换热器马晓驰(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兰州,) 提要简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换热器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壳程的强化传热研究以及国内外推出的各种新型换热器的有关情况。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新型高效换热器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必然带来更多的高性能、高参数换热设备的需求。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石油炼厂中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和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板翅式、热管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工业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效率化,换热器也趋于大型化,并向低温差设计和低压力损失设计的方向发展。当今换热器的发 putationalFluidDynamics)、模型化技术、强化传热技术及新型换热器开发等形成了一个高技术体系[1]。 1 管壳式换热器该换热器是当前应用*广,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完善,运用可靠性良好的一类换热器。目前各国为改善该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强化传热主要有3种途径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和增大传热温差,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化管程和壳程传热面方面。 111 管程强化传热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实施强化传热,归结起来不外乎2条途径,即改变传热面的形状和在传热面上或传热流路径内设置各种形状的插入物。改变传热面形状的方法有多种,用于强化管程传热的有:横纹管、螺旋槽管、螺纹管(低翅管) 和缩放管以及螺旋扁管(瑞典ALLARDS公司生产)。我国螺纹管的标准翅化率为113~219(<3), 美、英、日、德等国均有商品化低翅管。德国Hde 公司的螺旋槽管[2],管内传热效率明显优于光管, 在2300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0510-85188012
- 邮箱:491866689@qq.com
-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国内外新型高效换热器7940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