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明书涉及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1、用于化工、电力、冶金、食品等领域特殊场合的板翅式换热器,有时因介质、生产过程的特殊性,若冷热侧介质因换热壁面缺陷或腐蚀窜漏混合,会污染影响产品品质或导致人身危害,或生成有毒化合物,甚至发生燃烧或剧烈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2、为了满足上述工况下换热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一般都使用带隔绝夹层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严格预防冷热介质的可能互混,从而杜绝隔板因缺陷或腐蚀泄漏原因造成的介质混合可能造成的危害。
3、板翅式换热器一般由芯体、封头、接管、支撑等零部件组成。板翅式换热器的芯体由各流体的通道按一定排列方式依次叠置、钎焊成一体。每层通道由隔板、导流片、翅片、封条等零件组成。隔板是分隔两层翅片之间流体的平板,钎焊时与翅片、封条焊接成一体。隔板把相邻冷热介质隔开,冷热交换通过隔板进行。翅片是芯体中两隔板间实现传热强化与承压的换热元件。
4、常规的板翅式换热器冷热介质共用一块隔板换热,而带夹层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冷热介质通过由两块隔板、锯齿型翅片及封条组成的安全隔离夹层进行冷热交换。
5、现有安全型换热器安全夹层介质一般为空气、惰性气体,或充满腐蚀性小、导热性较好液体。
6、通常金属的导热能力*好,液体次之,而气体*差。不容易传热的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相对气、液而言,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7、安全夹层介质为气体,存在的问题是换热效率低,换热器制造成本较高。
8、安全夹层介质为导热液体,换热效果良好,但存在的缺点是因内部无触点支撑,钎焊后整体刚度弱,承压能力不强,当隔板尺寸较大或介质压力较高时,隔板比内有翅片的结构需增厚才能满足强度要求,造成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通过在安全夹层内设置锯齿型翅片,锯齿型翅片能有效提高夹层隔板间的有效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锯齿型翅片制造较为方便,同时使用高度低、节距密度大的锯齿型翅片可对隔板提供密集触点支撑,能明显提高隔板刚度从而提高承压能力。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冷通道和多个热通道,相邻的所述冷通道的外壁和所述热通道的外壁之间形成安全夹层,所述安全夹层内设置有锯齿型翅片,所述锯齿型翅片的**侧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锯齿型翅片的第二侧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
3、优选的,所述锯齿型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上按列设置有若干截面为矩形的立体凸框,相邻列的所述立体凸框之间形成立体凹框,每列中相邻的所述立体凸框和立体凹框均半错位设置。
4、优选的,所述立体凸框的端面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立体凹框的端面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
5、或者,所述立体凸框的端面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立体凹框的端面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安全夹层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硅脂、去离子水或者导热油。
7、优选的,所述冷通道包括**隔板、**导流片、**换热翅片和**封条,所述**隔板和**封条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导流片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的两侧;
8、和/或,所述热通道包括第二隔板、第二导流片、第二换热翅片和第二封条,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二封条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导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翅片的两侧。
9、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封条,所述第三封条与相邻的所述**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安全夹层。
10、优选的,所述锯齿型翅片的**侧与所述**隔板相接触,所述锯齿型翅片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隔板相接触。
11、优选的,*外侧的所述冷通道或热通道外侧设置有盖板。
12、优选的,所述冷通道、安全夹层和热通道依次叠置装配固定后钎焊形成所述换热器的芯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4、通过在安全夹层内设置锯齿型翅片,使用锯齿型翅片进行导热,锯齿型翅片能有效提高夹层隔板间的有效传热面积,实现冷热介质之间热量快捷传递,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锯齿型翅片制造较为方便,能提供快捷的泄漏疏导通道,可迅速泄流,及时响应,同时使用高度低、节距密度大的锯齿型翅片可对隔板提供密集触点支撑,能明显提高隔板刚度从而提高承压能力,有效降低换热器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冷通道和多个热通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冷通道的外壁和所述热通道的外壁之间形成安全夹层,所述安全夹层内设置有锯齿型翅片,所述锯齿型翅片的**侧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锯齿型翅片的第二侧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型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上按列设置有若干截面为矩形的立体凸框,相邻列的所述立体凸框之间形成立体凹框,每列中相邻的所述立体凸框和立体凹框均半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框的端面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立体凹框的端面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夹层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硅脂、去离子水或者导热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包括**隔板、**导流片、**换热翅片和**封条,所述**隔板和**封条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导流片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封条,所述第三封条与相邻的所述**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安全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型翅片的**侧与所述**隔板相接触,所述锯齿型翅片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隔板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外侧的所述冷通道或热通道外侧设置有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安全夹层和热通道依次叠置装配固定后钎焊形成所述换热器的芯体。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型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冷通道和多个热通道,相邻的所述冷通道的外壁和所述热通道的外壁之间形成安全夹层,所述安全夹层内设置有锯齿型翅片,所述锯齿型翅片的**侧与所述冷通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锯齿型翅片的第二侧与所述热通道的外壁相接触。通过在安全夹层内设置锯齿型翅片,锯齿型翅片能有效提高夹层隔板间的有效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锯齿型翅片制造较为方便,同时使用高度低、节距密度大的锯齿型翅片可对隔板提供密集触点支撑,能明显提高隔板刚度从而提高承压能力。技术研发人员:崔玉涛,袁国严,董玉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