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板式换热器原理.pptx
点击次数:33 更新时间:2024-03-08

  板式换热器原理;概述;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板式换热器的组成;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两种不同的介质(冷/热)通过相应的角孔实现热量传递,流于A、B两种不同通道实现冷介质加热或热介质降温的过程。

  换热器的流程是由许多板片按一定工艺及需方技术工作要求组装而成的。组装时A板和B板交替排列,板片间形成网状通道四个角孔形成分配管和汇合管,密封垫(垫片目前市场上有的分为三种:粘垫“用胶水粘在板片上”这种比较普遍,维修和更换胶垫比较困能、挂垫“有小挂扣能够直截了当挂在板片上”这种维修更换比较方便简单、按扣式“有小的按豆可以直接按扣在板片上”在维修和更换上与挂扣的相似)把冷热介质密封在换热器里,同时又合理的将冷热介质分开而不致混合。

  在通道里面冷热流体间隔流动,可以逆流也可以顺流,在流动过程中冷热流体通过板壁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形式特别多,都是采纳不同的换向板片和不同组装来实现的,流程组合形式可分为单流程,多流程和汽液交换流程,混合流程形式。 ;(板式换热器与列管式换热器的比较)

  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因此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列管式的3-5倍。

2.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列管式的2-5倍,也不像列管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小。

3.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习惯新的换热工况。

4.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列管式的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列管式重量的1/5左右。

  ;(板式换热器与列管式换热器的比较)

  5、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6.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能够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

7.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估计发生泄露;

  板式换热器采纳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8.易堵塞;

  由于板片间通道特别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板片的定位方式;板片的定位方式;密封结构和垫片;密封结构和垫片;双泄露观察孔;垫片与板片的连接方式;常见故障

  外漏

  主要表现为渗漏(量不大,水滴不连续)和泄漏(量较大,水滴连续)。外漏出现的主要部位为板片与板片之间的密封处、板片二道密封泄漏槽部位以及端部板片与压紧板内侧。

  串液

  主要特征为压力较高一侧的介质串入压力较低一侧的介质中,系统中会出现压力和温度的异常。假如介质具有腐蚀性,还估计导致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的腐蚀。串液通常发生在导流区域或者二道密封区域处。

  压降大

  介质进、出口压降超过设计要求,甚至高出设计值许多倍,严重影响系统对流量和温度的要求。在供暖系统中,若热侧压降过大,则一次侧流量将严重不足,即热源不够,导致二次侧出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主要特征是出口温度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板片存在的几种腐蚀类型 ;感谢您的聆听!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