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docx
点击次数:33 更新时间:2024-03-06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

  PAGE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

  **章

  1.填空:

  1.按传递热量的方式,换热器可以分为间壁式, 混合式, 蓄热式

  2. 对于沉浸式换热器,传热系数低, 体积大,金属耗量大。

  3. 相比较沉浸式换热器和喷淋式换热器,沉浸式换热器传热系数较低,喷淋式换热器冷却水过少时,冷却器下部不能被润湿.

  4.在沉浸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中,套管式换热器中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传热。

  5.换热器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热计算、 结构计算 流动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

  6.按温度状况来分,稳定工况的 和 非稳定工况的换热器

  7.对于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来说,套管式换热器金属耗量多,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传热面积不大的换热器。

  2.简答:

  1.说出以下任意五个换热器,并说明换热器两侧的工质及换热方式

  答:如上图,热力发电厂各设备名称如下:

  1.锅炉(蒸发器) *; 2.过热器*; 3.省煤器* 4.空气预热器*; 5.引风机; 6.烟囱; 7.送风机; 8.油箱 9.油泵 1 0.油加热器*; 11.气轮机; 12.冷凝器*; 13.循环水冷却培* 14.循环水泵; 15.凝结水泵;16.低压加热器*; 17.除氧(加热)器*;18.给水泵 19.高压加热器·

  柱!凡有·者均为换热器

  2.比较沉浸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答:⑴沉浸式换热器

  缺点: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低,体积大,金属耗量大。

  优点: 结构简单,制作、修理方便,容易清洗,可用于有腐蚀性流体

  ⑵喷淋式换热器:

  优 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检修。换热系数和传热系数比沉浸式换热器要大,可以用来冷却腐蚀性流体

  缺点:冷却水过少时,冷却器下部不能被润湿,金属耗量大,但比沉浸式要小

  ⑶套管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传热。特别是小流量流体的传热,改变套管的根数,可以方便增减热负荷。方便清除污垢,适用于易生污垢的流体。

  缺点:流动阻力大,金属耗量多,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传热面积不大的换热器。

  ⑷管壳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还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的流体。可靠性程度高

  缺点:与新型高效换热器相比,其传热系数低,壳程由于横向冲刷,振动和噪音大

  3.举例说明5种换热器,并说明两种流体的传热方式说明两种流体的传热机理

  1)蒸发器:间壁式,蒸发相变—导热—对流

  2)冷凝器:间壁式,冷凝相变—导热—对流

  3)锅炉:间壁式,辐射—导热—对流

  4)凉水塔:混合式,接触传热传质

  5)空气预热器:蓄热式,对流—蓄热,蓄热—对流

  **章

  1.填空:

  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导热__、____对流__、和 辐射_。

  2.两种流体热交换的基本方式是___直接接触式___、_间壁式_、和___蓄热式_。

  3.采用短管换热,由于有入口效应,边界层变薄,换热得到强化。

  4.采用螺旋管或者弯管。由于拐弯处截面上二次环流的产生,边界层遭到破坏,因而换热得到强化,需要引入大于1修正系数。

  5.通常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升高,其黏度增大,对于液体来说,温度升高,其黏度减小

  6.热计算的两种基本方程式是_传热方程式__和热平衡式_。

  7.对于传热温差,采用顺流和逆流传热方式中,顺流 传热平均温差小,逆流时传热平均温差大。

  8.当流体比热变化较大时,平均温差常常要进行分段计算。

  9.在采用先逆流后顺流型热效方式热交换器时,要特别注意温度交叉问题,避免的方法是增加管外程数和两台单壳程换热器串联工作。

  10. 冷凝传热的原理,层流时,相对于横管和竖管,横管传热系数较高。

  11.对于单相流体间传热温差,算术平均温差值大于对数平均温差

  12.管内流体的换热所遵守的基本准则为努赛尔准则数,其大小与雷诺数、普兰特数和格拉肖夫数有关

  13.设计计算时,通常对传热面积进行判定,校核计算时,通常对传热量进行判定

  2.简答(或名词解释):

  什么是效能数什么是单元数(要用公式表示)

  答:实际情况的传热量q总是小于可能的*大传热量qmax,我们将q/qmax定义为换热器的效能,并用 表示,即

  换热器效能公式中的 KA依赖于换热器的设计, Wmin 则依赖于换热器的运行条件,因此, KA/Wmin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换热器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习惯上将这个比值(无量纲数)定义为传热单元数NTU

  热交换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对于设计性热计算,采用平均温差法可以通过Ψ的大小判定所拟定的流动方式与逆流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流动方式的选择。

  而在校核性传热计算时,两种方法都要试算。在某些情况下,K是已知数值或可套用经验数据时,采用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