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光管空气换热器。背景技术:2.空气冷却干燥换热器是指一种使载人航天器舱内空气流降温,达到温度调节和去湿目的的热交换器,又称冷凝热交换器。微重力条件下,人体呼吸、皮肤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如不及时去除,舱内大气湿度将会达到饱和状态并使水蒸气随处凝结形成积水。微重力条件下的除湿原理首先是使热交换器表面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空气循环后,水珠在其表面凝结,并由吸水材料捕集,再传输到废水箱加以储存。现有的空气换热器的内部不具有循环管路,对烟气进行热交换处理效率低,且对烟气进行制冷操作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大大增加了制冷的效果,对烟气在换热器主体内的烟气进行制冷效果大大提高的光管空气换热器。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5.一种光管空气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换热器主体的一端设有烟气进气口,换热器主体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主体的正面一边设有空气进气口,换热器主体的正面另一边设有空气出气口;空气进气口的内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空气进气管道,空气出气口的内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空气出气管道,空气出气管道与空气进气管道之间设有从上到下呈等间距布置的空气循环管道;空气循环管道包括若干根呈等间距平行布置的空气输送管,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的首尾端通过连接管连接;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与连接管连接呈u型形状。6.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进气口的内部设有水帘,水帘包括储水盒,储水盒的顶部连接有进水软管,进水软管的端部设有进水泵,储水盒安装在烟气进气口的内顶部,储水盒的底面设有若干呈竖向布置的海绵引流柱,海绵引流柱的上端与储水盒的内部连通,海绵引流柱的下端之间设有**固定架,海绵引流柱的中间位置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架。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底部设有排水口,换热器主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内端设有副排水泵,副排水泵与排水口连接,排水管道的外端设有主排水泵。主排水泵与进水泵通过软管连接。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顶部设有风箱,风箱的内顶部设有一对散热风机,风箱的底面设有呈矩阵布置的散热风口;散热风口与风箱的内部连通。9.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出气口内设有空气净化框,空气净化框为三层结构,*外层与*内层均为网状结构,中间层填充有活性炭颗粒。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光管空气换热器,该空气换热器通过烟气进气口可方便烟气的进入,通过烟气出气口方便烟气的输出;烟气在换热器主体内实现散热操作,对烟气进行换热处理,对烟气进行自然冷却处理;具体地说,空气进气口方便冷却空气的输入,空气进气口通过空气出气管道将冷却空气输送到空气循环管道内,从上到下呈等间距布置的空气循环管道以及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与连接管连接呈u型形状的空气循环管道大大提高了空气循环管道的循环长度,大大增加了制冷的效果,对烟气在换热器主体内的烟气进行制冷效果大大提高。附图说明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管空气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循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帘的结构示意图。18.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风箱的仰视图。19.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21.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光管空气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换热器主体的一端设有烟气进气口1,换热器主体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气口2,换热器主体的正面一边设有空气进气口3,换热器主体的正面另一边设有空气出气口4;空气进气口3的内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空气进气管道13,空气出气口4的内端设有呈竖向布置的空气出气管道14,空气出气管道 14与空气进气管道13之间设有从上到下呈等间距布置的空气循环管道15;空气循环管道15包括若干根呈等间距平行布置的空气输送管16,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16的首尾端通过连接管17连接;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16与连接管17连接呈u型形状。22.本实用新型光管空气换热器,该空气换热器通过烟气进气口1可方便烟气的进入,通过烟气出气口2方便烟气的输出;烟气在换热器主体内实现散热操作,对烟气进行换热处理,对烟气进行自然冷却处理;具体地说,空气进气口3 方便冷却空气的输入,空气进气口3通过空气出气管道14将冷却空气输送到空气循环管道15内,从上到下呈等间距布置的空气循环管道15以及相邻两根空气输送管16与连接管17连接呈u型形状的空气循环管道15大大提高了空气循环管道15的循环长度,大大增加了制冷的效果,对烟气在换热器主体内的烟气进行制冷效果大大提高。23.优选地,烟气进气口1的内部设有水帘7,水帘7包括储水盒18,储水盒 18的顶部连接有进水软管20,进水软管20的端部设有进水泵19,储水盒18安装在烟气进气口1的内顶部,储水盒18的底面设有若干呈竖向布置的海绵引流柱21,海绵引流柱21的上端与储水盒18的内部连通,海绵引流柱21的下端之间设有**固定架22,海绵引流柱21的中间位置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架23;通过**固定架22与第二固定架23对海绵引流柱21进行牢固安装,操作者将进水泵19置于水池中,进水软管20通过进水泵19将水池内的水抽送到储水盒18 内,储水盒18内的水使海绵引流柱21润湿,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帘7的湿度,烟气透过水帘7时起到的散热,通过水帘7对烟气进行制冷操作,大大提高了对烟气进行制冷的效率。24.优选地,换热器主体的内底部设有排水口5,换热器主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道10,排水管道10的内端设有副排水泵11,副排水泵11与排水口5连接,排水管道10的外端设有主排水泵12;主排水泵12与进水泵19通过软管连接;通过排水口5将换热器主体内的积水输送到副排水泵11内,副排水泵11将积水从排水管道10内排出,排水管道10通过主排水泵12再积水排出,主排水泵12 通过软管可以将积水抽送到进水泵19内,从而方便对积水进行循环使用。25.优选地,换热器主体的内顶部设有风箱8,风箱8的内顶部设有一对散热风机9,风箱8的底面设有呈矩阵布置的散热风口24;散热风口24与风箱8的内部连通;散热风机9从风箱8的内部吹出散热的空气,散热空气从散热风口24 吹出,大大提高了对换热器主体的内部进行散热的效率,对换热器主体内的烟气进行散热处理。26.优选地,空气出气口4内设有空气净化框25,空气净化框25为三层结构,*外层与*内层均为网状结构,中间层填充有活性炭颗粒26;空气净化框25通过*外层与*内层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再通过中间层的活性炭颗粒26对烟气进行物理过滤处理,大大提高了烟气净化的效率。27.优选地,烟气出气口2的顶部设有温度表接口6;温度表接口6安装温度表,通过温度表监测烟气出气口2内的温度,起到对烟气进行测温的作用;方便操作者实时监测烟气的散热与制冷的效果。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