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螺旋板换热器.pdf
点击次数:35 更新时间:2024-02-10

  螺旋板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板换热器中,其两个间隔排布的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通过一隔板相接,隔板

  将两螺旋状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分成两个螺旋状的冷、热通道,冷、热通道的上下端被封堵,

  冷、热通道的内、外螺旋端分别接冷、热介质的进出口。两个螺旋状换热板及隔板系三块

  板材制成,两个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分别与隔板相焊接。

  由于两个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与隔板相焊接,它们的连接处应力较大,在中压或高压的

  冷、热介质的作用下,很容易受到破坏;且由于焊接质量的原因,连接处容易渗漏;另外,

  由于有两条焊缝需要焊接,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现有的螺旋板换热器的螺旋状换热板与隔板的焊接处应力较大

  易损坏、易渗漏,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其两个间隔排布的螺旋状换热板1、2的内螺旋端通过一隔板8

  相接,隔板8将两螺旋状换热板1、2之间的间隙分成两个螺旋状的冷、热通道3、4,冷、

  热通道3、4的上下端被封堵,冷、热通道3、4的内、外螺旋端接冷、热介质的进、出口;

  两个螺旋状换热板1、2及隔板8为一体,系同一块板材制成。由于两个螺旋状换热板3、2

  及隔板8为一体,系同一块板材制成,没有焊缝,在中压或高压的冷、热介质的作用下,不

  容易受到破坏;也不会出现渗漏问题;另外,由于是同一块板材一次卷制成型,制造工艺简

  单,成本低。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螺旋状换热板〗、2的下端在一锥面上。该种结构,使得冷、热通道的

  下端内的冷、热介质流动速度较快,不会出现冷、热介质“淤积”现象,这样可有效提高换

  热效率。

  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冷、热通道3、4的上端被封堵的结构可为:两螺旋

  状换热板1、2的上端与上盖板间成密封连接,该密封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是不可

  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优点在于,可把上盖板拆下,对冷、热通道3、4进行彻底清洗。

  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在隔板8与螺旋状换热板1相接的内侧设置有与隔板

  8和螺旋状换热板1的表面相贴合的加强板9。

  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在隔板8与螺旋状换热板2相接的内侧设置有与隔板

  8和螺旋状换热板2的表面相贴合的加强板10。

  在隔板8与螺旋状换热板1或2相接的内侧设置加强板9或10起到补充加强作用,增加该

  处的强度,使之更加安全可靠。

  对于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当冷通道3的内螺旋端接冷介质的进口时,热通道4

  的内螺旋端接热介质的出口。这使得冷、热通道3、4内的冷、热介质逆向流动,使换热效

  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所示的螺旋板换热器,其两个间隔排布的螺旋状换热板1、2的内螺旋端通过一隔

  板8相接。两个螺旋状换热板1、2及隔板8为一体,系同一块板材制成。由于两个螺旋状

  换热板1、2及隔板8为一体,系同一块板材一次卷制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应力

  较小,不容易损坏;

  也不会出现渗漏问题。

  在隔板8与螺旋状换热板1相接的内侧设置有与隔板8和螺旋状换热板1的表面相贴合的加

  强板9。在隔板8与螺旋状换热板2相接的内侧设置有与隔板8和螺旋状换热板2的表面相

  贴合的加强板10。

  隔板8将两螺旋状换热板1、2之间的间隙分成两个螺旋状的冷、热通道3、4。冷通道3、

  热通道4的下端分别被焊接在螺旋状换热板1、2之间下端部的螺旋状圆钢13、14封堵。

  在两螺旋状换热板1、2的上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法兰6,法兰6与上盖板5通过螺栓7成可拆

  卸连接,上盖板5与螺旋状换热板1的上端11、螺旋状换热板2的上端12间均为密封连接。

  在需要对冷、热通道3、4进行彻底清洗时,可把上盖板5从法兰6上拆下,进行清洗。

  两螺旋状换热板1、2的下端在一锥面16上。这使得冷、热通道下端内的冷、热介质流动速

  度较快,尤其是在越靠近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的冷、热通道内的冷、热介质流动速度就

  越快,如图中所示,因为冷通道17处比冷通道15处更靠近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所以

  冷通道17处比冷通道15处的冷介质流动速度要快。

  热通道4的内螺旋端下部接热介质的出口18;冷通道3的内螺旋端下部接冷介质的进口19。

  热通道4的外螺旋端中部接热介质的进口20,冷通道3的外螺旋端中部接冷介质的出口21。

  这使得冷、热通道3、4内的冷、热介质逆向流动,换热效果更好。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