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快速热水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点击次数:42 更新时间:2024-02-07

  快速热水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换热装置,特别是适用于民用或工业使用的温水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0003]现代通常采用的都是采用一个储备水箱接入一个冷水管与一个热水管,让冷热水在水箱内混合换热。这一结构存在混合不均、混合时间长等缺欠,且时而热度大时而冷度大控制全由冷热水水压确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安装快捷便利、汽水换热迅捷、工作环境好、安全可靠、干净无杂质的快速热水换热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热水换热器,包括转换室,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混合水出水管,过滤层,排污口,控制阀,温度测控装置,混流孔板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连接转换室一端,混合水出水管连接转换室另一端,排污口位于转换室一侧,过滤层和混流孔板在转换室内部。

  [0006]所述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上装有温度测控装置。

  [0007]所述过滤层比混流孔板靠近进水管。

  [0008]所述过滤层是带有微孔的弧形板结构。

  [0009]所述混流孔板位于转换室中间,与过滤层之间的*小间距是500mm。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弧形微孔过滤层使冷热水自动形成水流漩涡,加速水流混合,经微孔过滤后,水流自然流过混流孔板,进一步加速水温调节,得到热量交换迅捷,时间短,噪音量低,干净无杂质的效果且换热水始终处于所需温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快速热水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3]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热水换热器,包括转换室I,热水进水管2,冷水进水管3,混合水出水管4,过滤层5,排污口 6,温度测控装置7,混流孔板8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水进水管2和冷水进水管3连接转换室I 一端,混合水出水管4连接转换室I另一端,排污口 6位于转换室I 一侧,过滤层5和混流孔板8在转换室I内部。

  [0014]实施例2 所述热水进水管2冷水进水管3和混合水出水管4上装有温度测控装置7。

  [0015]实施例3

  所述过滤层5比混流孔板8靠近热水进水管2。

  [0016]实施例4

  所述过滤层5是带有微孔的弧形板结构。

  [0017]实施例5

  所述混流孔板8位于转换室I中间,与过滤层5之间的*小间距是500mm。

  【主权项】

  1.一种快速热水换热器,包括转换室,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混合水出水管,过滤层,排污口,温度测控装置,混流孔板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连接转换室一端,混合水出水管连接转换室另一端,排污口位于转换室一侧,过滤层和混流孔板在转换室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热水换热器,其特征是: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上装有温度测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热水换热器,其特征是:过滤层比混流孔板靠近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热水换热器,其特征是:过滤层是带有微孔的弧形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热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混流孔板位于转换室中间,与过滤层之间的*小间距是500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热水换热器。它包括转换室,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混合水出水管,过滤层,排污口,温度测控装置,混流孔板等结构,其中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连接转换室一端,混合水出水管连接转换室另一端,排污口位于转换室1一侧,过滤层和混流孔板在转换室内部,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上装有温度测控装置,过滤层比混流孔板靠近进水管,过滤层是带有微孔的弧形板结构,混流孔板位于转换室中间,与过滤层之间的*小间距是500mm。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安装快捷便利、汽水换热迅捷、工作环境好、安全可靠、干净无杂质等优点。

  【IPC分类】F28F9-24, F28F19-01, F28C3-04

  【公开号】CN

  【申请号】CN

  【发明人】王雷

  【申请人】哈尔滨宏万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5日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