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1
浦高材 “板式换热器设计组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板式换热器-油处理能力9000 公斤/小时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 见下表
2、设备型式 板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1)油: 入口温度7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冷却塔循环水,入口温度20℃。
5
(3)油侧与水侧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 Pa
(4)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
名称 ? (kg/m )3 Cp (kj/㎏.℃) ? (Pa.s) ? (W/m.℃)
油 850 1.8 3.2×10-4 0.12
1
目录
设计一览表1
设计方案简介3
工艺及主体设备设计计算说明书4
课程设计评述7
参考文献8
课程设计计算9
工艺流程简图
主体设备图
2
设计方案简介
1.板式换热器简介
本成套设备由板式换热器、平衡槽、离心式卫生泵、热水装置 (包括蒸汽管路、
热水喷入器)、支架以及仪表箱等组成。用于牛奶或其它热敏感性液体之杀菌冷却。
欲处理的物料**入平衡槽,经离心式卫生泵送入换热器、经过预热、杀菌、保温、
冷却各段,凡未达到杀菌温度的物料,由仪表控制气动回流阀换向、再回到平衡槽重
新处理。物料杀菌温度由仪表控制箱进行自动控制和连续记录,以便对杀菌过程进行
监视和检查。此设备适用于对牛奶预杀菌、巴式杀菌。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 (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
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
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
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
紧螺栓夹紧而成。
3
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比较)
优点
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
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 (一般 Re 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
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
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
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 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
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
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 5℃.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
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
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 1/5~1/8。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
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
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 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