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蒸汽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点击次数:41 更新时间:2024-01-30

  蒸汽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锅炉暖通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0003]盘管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并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内充满流体,金属管内通有温度与容器内流体温度不相同的流体,通过金属管壁的热传递,实现了容器内流体与金属管内流体的热交换。这种换热器,以其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且弯绕后可以大量的节省占用空间的优势,受到的广泛的应用。

  [0004]中国专利.9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封板、下封板,壳体外侧设有保温外壳,保温外壳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端盖、下端盖,形成封闭结构;保温外壳与上封板、下封板及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结构,该封闭结构内设有保温棉;上端盖上设有管层出口,下端盖上设有管层进口;壳体内设有盘管,盘管的上端与管层出口连接,下端与管层进口连接;壳体一侧下部设有冷凝水出口,另一侧上部设有蒸汽进口。通过在容器上部的蒸汽进口通入热蒸汽,充满容器内部,盘管下端通入液体,通过蒸汽与盘管的接触,使蒸汽的热量传递至盘管内的液体中,形成热交换。但是这种换热器,在热交换过程中,水蒸气会在盘管外表面冷凝,形成冷凝水,从而使盘管外壁无法与水蒸气直接接触,水蒸气中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冷凝液上,通过冷凝液流到容器底部后,从冷凝水出口导出,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损失,大大降低了热交换的效率。

  [0005]因此,如何使换热器内形成的冷凝液不附着在盘管表面,增大热交换效率,同时又能增强盘管结构强度,成了目前热换器领域的一大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换热器,通过在蒸汽换热器内部的盘管上设置有导流柱,且导流柱通过导流杆与盘管相连接,从而将盘管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杆引导至导流柱上,避免了冷凝水在盘管表面流动,减少换热器内的热损失,增大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对盘管的结构起到加强作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换热器,包括具有保温层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盘管,外壳还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上盖板、下盖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外壳靠近上盖板的一侧开设有蒸汽进口,外壳相对下盖板一侧开设有冷凝水出口,盘管呈圆柱圆柱螺旋状,在盘管的中心轴线上还设置有导流柱,盘管两头连接至导流柱内,通过导流柱延伸出上盖板、下盖板,盘管每圈螺圈上均设置有若干导流杆,导流杆相对螺圈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柱表面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保温层的外壳以及上盖板、下盖板,形成一个密闭的具有保温效果的空间,且在外壳上部开设有蒸汽入口,在外壳下部相对蒸汽入口的另一侧开设有冷凝水出口,在这密闭的空间内,还设置有盘管,盘管两端通过设置在上盖板、下盖板上的通孔穿设出,在盘管内由下向上通有冷流体,通过密闭空间内的热蒸汽与盘管管壁的接触,实现了蒸汽与冷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在盘管轴心线上设置有倒流柱,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导流柱内部,通过导流柱穿过上盖板、下盖板,导流柱两端与盘管相连处为中空体,中间段为实心体,能够很好的实现冷流体在换热器中的输送,且导流柱和盘管之间通过导流杆连接,通过导流杆,将盘管上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引导至导流柱上,通过导流柱将冷凝水引至外壳底部,再通过冷凝水出口排出,防止冷凝水在盘管表面流动,使热蒸汽更好的与盘管外壁接触,增大热传递效率。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盘管的每圈螺圈上均设置有两根导流杆,且两根导流杆呈180°设置,导流杆相对螺圈的一端连接在螺圈底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盘管每圈螺圈上均设置有两根导流杆,且两根导流杆呈180°设置,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盘管的结构强度,还能使每一圈盘管上形成的冷凝液都通过两根导流管引导至导流柱,避免了大量形成的冷凝液汇聚起来,从而吸收热蒸汽中的热量,造成热损失,降低了热交换的效果,导流杆相对螺圈的一端连接在螺圈的底部,盘管外壁上冷凝形成的冷凝水,会沿着外壁底部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导流杆,能更好的使冷凝水顺着导流杆流动,减少盘管外壁上的冷凝水。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流柱上还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外表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柱上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导流柱露出上盖板的部位,与导流柱连接,通过电机使导流柱在密闭空间内转动,再通过导流杆,倒动盘管转动,加强了盘管外壁上形成的冷凝水的流动性,使冷凝水能更快的通过导流柱以及导流杆,流动至底部,再通过冷凝水出口排出。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流柱与上盖板、下盖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机械密封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下盖板与导流柱之间的连接,采用机械密封件,不仅能加强结构的密封性,还能够实现导流柱相对上盖板、下盖板之间的转动,更好的实现了对冷凝水的引导功能。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流柱和导流杆均由碳氟树脂材料制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柱和导流杆均由碳氟树脂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导流性好,能使盘管外壁上的冷凝水更快的引导至导流柱,从而从底部的冷凝水出口排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盘管轴心线上的导流柱以及连接盘管外壁与导流柱的导流管,将盘管外壁上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导流柱引导至底部,而不是沿着盘管流动,避免了冷凝水将盘管上的热量吸收,不仅减少了盘管外壁上的热损失,加强热传递效率,更能对盘管的结构起到加强作用。

  【附图说明】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分享,如发现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