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低温省煤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背景技术:2.近年来,火力发电厂锅炉安装脱硝系统后,由于脱硝工艺要求(喷氨),烟气中的含水量增加,造成尾部烟气结露点温度升高,对后续的换热设备安全运行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空预器的腐蚀、堵塞和低温省煤器的腐蚀、积灰、泄漏等问题,都与烟气中的结露点温度升高有着直接关系。受烟气结露点的影响,低低温省煤器的运行工况已严重偏离之前的设计工况,造成低温省煤器的腐蚀、堵塞、泄漏等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低温省煤器的安全可靠运行。3.所以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低温省煤器的换热器进行改进,使低温省煤器的换热器在同等进水温度条件下,管壁温度尽可能提高,避免管壁产生结露腐蚀。4.另外现有技术整套换热器全部采用顺列布置的h型翅片管,容易形成烟气走廊,造成换热管局部磨损泄漏。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低温省煤器的换热器低温区容易发生结露腐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径向热管和翅片管;7.所述径向热管包括换热基管、夹套管和翅片一,所述换热基管和夹套管之间含有工作介质,所述翅片一固定连接在夹套管的外表面;所述翅片管包括换热管和翅片二;8.所述翅片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径向热管和多个翅片管对齐,且换热基管的轴线平行于换热管的轴线;9.所述换热基管的进水端与冷却水供水设备连接,所述换热基管和换热管之间以及相邻的换热管之间通过端部的衔接管连接组成冷却水通路。10.作为优选,所述翅片二为h型翅片。11.作为优选,所述翅片一为h型翅片或螺旋翅片。12.作为优选,所述夹套管内均衡设有多个环形隔板。13.作为优选,所述径向热管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径向热管组成径向热管组,所述径向热管组的进水端与冷却水供水设备连接,所述径向热管组的出水端与相邻的翅片管的进水端通过衔接管连接。14.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基管外表面和夹套管内表面之间含有氨或氟里昂。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冷却水进水端采用径向热管,使得烟气与径向热管温度较高的夹套管的外表面接触,而不与温度较低的换热基管接触,从而避免了烟气在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端的结露和腐蚀,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0016] (2)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端采用径向热管,不会造成换热基管磨损致冷却水泄漏;径向热管的夹套管中设有多个环形隔板,即使夹套管局部出现较大磨损出现孔洞,不会因为夹套管的磨损泄露就立即停运系统及更换换热器,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周期;[0017](3)夹套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翅片一为螺旋翅片时,螺旋翅片对流经的烟气产生扰流,起到均流烟气的作用,避免换热设备局部烟气走廊的发生。附图说明[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0019]图1为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立体图一;[0020]图2为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俯视图;[0021]图3为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中径向热管立体图;[0022]图4为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中翅片管立体图;[0023]图5为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立体图二;[0024]图6为带有h型翅片的径向热管立体图;[0025]图7为径向热管中的环形隔板示意图。[0026]附图说明:[0027]1—径向热管,11—换热基管,12—夹套管,13—翅片一,121—环形隔板;[0028]2—翅片管,21—换热管,22—翅片二。具体实施方式[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31]实施例1[0032]下面结合图1?7具体说明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径向热管1和翅片管2。[0033]如图1、3和4所示,径向热管1包括换热基管11、夹套管12和翅片一13,换热基管11和夹套管12之间含有工作介质,翅片一13固定连接在夹套管12的外表面;翅片管2包括换热管21和翅片二22。[0034]如图1?5所示,翅片管2的数量为多个,径向热管1和多个翅片管2对齐,且换热基管11的轴线平行于换热管21的轴线。[0035]如图2所示,换热基管11的进水端与冷却水供水设备连接,换热基管11和换热管21之间以及相邻的换热管21之间通过端部的衔接管连接组成冷却水通路。[0036]如图1、3和4所示,翅片二22为h型翅片。翅片管2的左视图或右视图呈h形。[0037]如图2、3和5所示,翅片一13为螺旋翅片。[0038]如图7所示,夹套管12内均衡设有多个环形隔板121。[0039]如图1?3所示,径向热管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径向热管1组成径向热管组,径向热管组的进水端与冷却水供水设备连接,径向热管组的出水端与相邻的翅片管2的进水端通过衔接管连接。[0040]换热基管11外表面和夹套管12内表面之间含有氨或氟里昂。[0041]实施例2[00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翅片一13为h型翅片,如图6所示;径向热管1的数量为一个。[0043]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管与径向热管组合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0044]径向热管1或径向热管组安装在换热器的进水端,冷却水由径向热管1流向翅片管2。[0045]在翅片管2的多个翅片二22之间,以及径向热管1的多个翅片一13之间流通有烟气,烟气的流通方向与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烟气中含有酸性气体和雾化水滴或水蒸气等,这样的烟气容易在换热器低温区结露继而造成管壁腐蚀。[0046]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冷却水进水端采用径向热管1,使得烟气与径向热管1温度较高的夹套管12的外表面接触,而不与温度较低的换热基管11接触,从而避免了烟气在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端的结露和腐蚀,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0047]上述实施例中径向热管1的数量分别为一排或两排,是因为换热器远离冷却水进水端的换热管21的表面温度已逐步升高,有效避开了烟气结露温度区间,烟气在换热管21表面发生结露腐蚀的可能性低,所以没有必要全部采用成本较高的径向热管1。[0048]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端采用径向热管1,且径向热管1的夹套管12中设有多个环形隔板121,同样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抗磨损性能。因为在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端烟气的温度大幅降低,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硬度提高,对换热器的磨损加剧;冷却水进水端采用径向热管1,使得烟气不直接接触换热基管11,不会造成换热基管11磨损致冷却水泄漏;即使夹套管12局部出现较大磨损,由于夹套管12中设有多个环形隔板121,所以并不影响夹套管12其他部分的工作,以上技术特征使得换热器的抗磨损性能提高,不会因为夹套管12的磨损泄漏就立即停运系统或更换换热管,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0049]夹套管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的翅片一13为螺旋翅片时,螺旋翅片对流经的烟气产生扰流,可以起到均流烟气的作用,避免换热设备局部烟气走廊的发生,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抗磨损性能。同样不宜将翅片管2的翅片二22均采用螺旋翅片,因为螺旋翅片管设计烟气流速低容易造成积灰,影响换热效率。[00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形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0510-85188012
- 邮箱:491866689@qq.com
-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