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翅片管。
背景技术:
翅片管是一种换热元件,是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在换热管的表面通过加翅片,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这样一种换热管,翅片管作为换热元件,长期工作于高温烟气的工况下,比如锅炉换热器用翅片管使用环境恶劣,高温高压且处于腐蚀性气氛,这要求翅片管应具有很高的性能指标。
但现有的螺旋式翅片管,在进行工作时,由于大多都是通过锅炉中的高温液体进行热交换,而这些温度较高的锅炉液体中往往都含有大量的粉尘杂质,而这些粉尘杂质在经过翅片管时,极易沾附在翅片管的内壁进行堆积,长此以往将会对翅片管的内部进行堵塞,且现有的翅片管在高温液体通过翅片管内部时,大多是通过内部均匀设置的内翅片对液体进行引导,而这种设置方式在引导液体时,只能对液体进行均匀分流通过内翅片,难以对翅片管的内部的液体进行螺旋引流,从而无法增加液体在翅片管内部的通过时间,使翅片管的热交换效率大大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翅片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粉尘杂质在经过翅片管时,极易沾附在翅片管的内部进行堆积,长此以往将会对翅片管的内部进行堵塞,难以对翅片管的内部的液体进行螺旋引流,是翅片管的热交换效率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翅片管,包括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外翅片,所述外翅片的外表面贯穿有多个通孔,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管环和第二管环,且所述**管环和第二管环的一侧分别贯穿有**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管口的内部连接有滤网,且所述本体的内部连接有多个内翅片。
优选地,所述外翅片呈“螺旋形”等距均匀分布于本体的外表面,且所述外翅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通孔呈“圆形”,且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排布于本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多个所述内翅片“环形阵列”排布于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滤网与**管口相适配,且所述滤网的孔隙为0.15mm
优选地,所述**管环和第二管环均套接于本体的两端,且所述**管环与第二管环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螺旋式翅片管,设置有**管口和滤网,在高温液体通过**管口进入翅片管内部时,滤网可对高温液体中的粉尘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粉尘杂质随着高温液体进入翅片管内部,*终吸附在翅片管内,造成翅片管堵塞以及影响散热效率,同时还设置有内翅片,在翅片管进入高温液体后,由于内翅片“环形阵列”排布于本体的内部,因此在高温液体进入翅片管内部后,内翅片可对液体进行引流,从而使液体螺旋通过翅片管,以此增加液体在翅片管内部的通过时间,从而使高温液体在通过翅片管时能与翅片进行更充分的接触,以此增加翅片管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翅片管的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螺旋式翅片管的二管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外翅片,3、通孔,4、**管环,5、**管口,6、滤网,7、内翅片,8、第二管环,9、第二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翅片管,包括管状结构的本体1、外翅片2、通孔3、**管环4、**管口5、滤网6、内翅片7、第二管环8和第二管口9。
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外翅片2,所述外翅片2呈“螺旋形”等距均匀分布于本体1的外表面,且所述外翅片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避免外翅片2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磨损,从而增加外翅片2的使用寿命,所述外翅片2的外表面贯穿有多个通孔3,所述通孔3呈“圆形”,且所述通孔3呈“环形阵列”排布于本体1的外表面,便于外翅片2通过通孔3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与增加本体1的热交换效率,所述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管环4和第二管环8,所述**管环4和第二管环8均套接于本体1的两端,且所述**管环4与第二管环8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避免**管环4和第二管环8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因生锈而腐蚀,增加**管环4和第二管环8的使用寿命,且所述**管环4和第二管环8的一侧分别贯穿有**管口5和第二管口9,所述**管口5的内部连接有滤网6,所述滤网6与**管口5相适配,且所述滤网6的孔隙为0.15mm,便于滤网6对液体中的粉尘杂质进行过滤,且所述本体1的内部连接有多个内翅片7,多个所述内翅片7呈“环形阵列”排布于本体1的内部,便于内翅片7对进入本体1内部的高温液体进行引导。
外翅片2与本体1形成倾斜状的夹角。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者使用该种螺旋式翅片管时,应先对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本体1的完好无损,避免在使用时,因本体1损坏而发生意外,在使用时,应先将本体1通过**管环4和第二管环8将本体1安装至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机器上,当安装完毕后,高温液体可通过**管口5进入本体1的内部,并通过滤网6对液体中的粉尘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粉尘杂质在进入本体1的内部,而对本体1的内部而造成堵塞,造成热交换效率较差,同时本体1的内部呈“环形”设置的内翅片7可对进入本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螺旋引导,从而使液体螺旋通过本体1的内部,增加与本体1内部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翅片管的热交换效率,当热交换结束后,液体可通过第二管环8与第二管口9排出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