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一种翅片和翅片管的制作方法
点击次数:44 更新时间:2023-12-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翅片和翅片管。背景技术:2.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中,换热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中在各种高压设备内,通常采用管材等耐压能力较强的换热元件作为换热设备。3.现有技术中管材换热元件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光管、翅片管和肋片管等,其中翅片管由于热交换性能较好而被广泛应用。翅化比是指光管表面在加装翅片以后表面积扩大的倍数,翅化比越大的翅片管其换热性能越强。4.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翅片管的翅化比,可以通过提高翅片高度实现,但翅片的高度受金属延展性限制,过高的翅片在制造过程中易发生撕裂或倾斜等问题。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翅化比较高,且不易发生撕裂问题的翅片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翅化比较高,且不易发生撕裂问题的翅片管。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所述翅片包括根部和设置于所述根部一侧的若干齿部,相邻所述齿部之间具有凹槽,各所述齿部的顶端和各所述凹槽的槽底均为弧状结构,各所述齿部的宽度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8.采用如上结构,弧状结构和齿部的形状能够使翅片在缠绕于翅片管的基管时,各部分结构所承受的应力更为均匀,能够有效防止翅片在缠绕于基管时发生撕裂或倾斜等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提高翅片的高度,使翅片管的翅化比增加,得到翅化比较高且不易发生撕裂问题的翅片管。9.可选地,相邻所述齿部在所述根部的垂直方向上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在10度至60度之间。10.可选地,所述齿部和所述凹槽的结构相对应设置,相邻的二者整体呈中心对称。11.可选地,所述翅片的厚度在0.5毫米至5毫米之间。12.可选地,所述翅片的高度在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13.可选地,所述齿部的高度在3毫米至90毫米之间。14.可选地,相邻所述齿部的节距在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翅片管,包括基管和螺旋缠绕于所述基管外周面的翅片,所述翅片即为上文所描述的翅片。16.可选地,所述翅片的相邻齿部在根部的缠绕方向上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在0度至90度之间。附图说明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翅片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18.图2是图1中翅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19.图3是图1中翅片装配于基管形成翅片管后的结构示意图;20.图4是图3中翅片管的剖面图;21.图5是图3中翅片管的翅片在设置面的垂直方向设置有**夹角时的结构示意图;22.图6是图5中翅片在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23.图7是图6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24.图1-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5.1基管、2翅片、21齿部、22凹槽、23根部。具体实施方式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翅片,翅片2包括根部23和设置于根部23一侧的若干齿部21,相邻齿部21之间具有凹槽22,各齿部21的顶端和各凹槽22的槽底均为弧状结构,各齿部21的宽度自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28.采用如上结构,弧状结构和齿部21的形状能够使翅片2在缠绕于翅片管的基管1时,各部分结构所承受的应力更为均匀,能够有效防止翅片2在缠绕于基管1时发生撕裂或倾斜等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提高翅片2的高度,使翅片管的翅化比增加,得到翅化比较高且不易发生撕裂问题的翅片管。29.具体如图1所示,根部23的一侧是指其在缠绕于基管1时远离基管1的一侧,由于根部23在缠绕装配前上下两侧为对称结构,因此各齿部21设置于哪一侧均可,本实施例中各齿部21均匀分布于根部23的上表面,即图1中根部23的上方。30.本实施例中各齿部21的宽度自顶部到底部均匀增大,使齿部21所受应力更为均匀,装配于基管1时更不易产生撕裂等问题,同时齿部21的可选高度范围更大,能够进一步增加翅片管的翅化比,提高翅片管的散热性能。31.本实施例中相邻齿部21在根部23的垂直方向上具有**夹角,**夹角的大小在10度至60度之间。32.请参考图5-7,根部23的垂直方向是指图6和图7中的上下方向,图7中的α即为**夹角,相邻的齿部21之间具有**夹角,且相邻的齿部21相对根部23向不同方向倾斜,即所有齿部21均分为两组,每组中的各齿部21均相隔设置,两组齿部21相对根部23分别朝向不同方向倾斜,*终形成如图5-7所示的翅片2。33.翅片2如此设置后,装配有该翅片2的翅片管在外侧的换热工质流经翅片2时,该换热工质的流动方向便会发生变化,图5中的箭头方向即为换热工质流经翅片2时的流动方向,此时换热工质整体的流动扰动增大,流速增加,进而能够提高翅片管的换热性能。34.根据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换热工质的密度或粘稠度等性质的不同,翅片管的相邻齿部21之间采用不同大小的**夹角时,其实际换热性能也会不同,因此根据所采用的换热工质的性质,**夹角可以对应改变以适应所采用的换热工质,以尽量提高翅片管的换热性能。35.本实施例中齿部21和凹槽22的结构相对应设置,相邻的二者整体呈中心对称。36.如图1所示,上文所述的结构相对应设置和中心对称是指当两个翅片2相对错位放置时,二者中任意一者的各齿部21均能够完全卡入另一者的凹槽22内,使二者紧密贴合,即在制造翅片2时,能够通过大小合适的条形板料沿预设路径切割,*终形成两个翅片2,二者中任意一者的齿部21和凹槽22位置便是另一者的凹槽22和齿部21位置,原料利用率可达100%,能够有效降低翅片2的制造成本,进而降低翅片管的整体成本。37.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翅片2的厚度在0.5毫米至5毫米之间;翅片2的高度在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即图2中的h;齿部21的高度在3毫米至90毫米之间,即图2中的m;相邻齿部21的节距在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即图2中的p;齿部21顶端和凹槽22槽底的弧状结构半径在1毫米至20毫米之间,即图2中的r。38.翅片2采用如上尺寸范围,装配有该翅片2的翅片管能够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可以理解,实际中翅片管具体采用何种尺寸,需要根据应用的换热工质的性质、换热需求或所应用的设备等而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其尺寸在上文所描述的范围内,便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翅片管,包括基管1和螺旋缠绕于基管1外周面的翅片2,该翅片2即为上文所描述的翅片,由于翅片已经具有上文所描述的技术效果,那么包含翅片的翅片管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40.请参考图3和图4,在翅片2螺旋缠绕完成后,由于齿部21的顶部到底部宽度逐渐增大,因此相邻齿部21之间的凹槽22尺寸较大,抗积灰能力较强,相邻的翅片2之间不易被积灰堵塞,换热效率较高。41.在通过翅片管进行换热时,基管1的内部流动有**换热工质,基管1的外部流动有第二换热工质,二者的热量通过基管1进行传递,翅片2能够与第二换热工质接触,增加翅片管与第二换热工质的换热面积,加快翅片管的换热效率。42.翅片2均匀缠绕于基管1的外周,翅片2的各齿部21和各凹槽22相互间隔设置。其中,翅片2与基管1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二者通过高频电阻焊的方式固定连接。43.本实施例中相邻齿部21在根部23的缠绕方向上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大小在0度至90度之间。44.请参考图4,图4中的β即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越大则相邻齿部21之间的凹槽22越大,粉尘等杂质便越不易沉积附着于凹槽22内,但翅片管的翅化比也会对应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夹角的大小应适中,使凹槽22内不会沉积附着粉尘等杂质的同时,尽量提高翅片管的翅化比,以增加翅片管的换热性能。4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