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钰婷物资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510-85188012
邮箱:491866689@qq.com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振兴路8号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板式换热器为什么不是压力容器?
点击次数:45 更新时间:2023-12-20

  压力容器一般是指用在气体压缩系统或液化气系统中,这类系统泄露会急剧膨胀而产生伤害或爆炸事故。而板换一般是用在水系统中,液体一般都是不可压缩流体,比如液压系统的压力会达到100bar以上,但液压系统不属于压力容器范畴是一个道理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a.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fff.

  c.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4]

  f.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g.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j. 容量较小;

  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k.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l. 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m.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可能发生泄露;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n. 易堵塞;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